导语: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其本质则是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培养担当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新人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
从本学期开始,公司将陆续报道学院各个课程组有关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成果。
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建设
谈到“市场营销”这门学问,很多人的认知很“商业”,会联想到如何做生意,如何抓住市场机会,如何赚取更多收益等问题。这是对这门学问的偏见。其实,市场营销学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冲突,甚至教学上的协同效应更显著。因为,在市场营销学的教学中广泛涉及文化传承、法治(环境)、诚信、社会责任、定位、品牌(强国)意识、公平竞争等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话题,而且市场营销学的教学过程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因而它在培养员工的诚信经营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能够发挥更实际的、深远的作用。在近年来的教学过程中,课程组坚持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深入结合,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一,诚信道德教育和企业社会责任教育贯穿课程教学内容的始终。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中最好的声誉,是一个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最重要的无形资源。换言之,诚信经营是营销者应该坚持的最基本的底线和社会责任。《市场营销学》课程组将诚信经营的教学贯彻课程教学的始终。要诚信经营,必须充分调查了解市场需求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及其变化制定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和行动计划,向消费者传递真实可靠的营销信息,同时必须坚持公平竞争理念。诚信经营与市场营销学每一章每一节的教学内容都有密切关系,教师在引导学习或问题讨论中,需要将市场营销与诚信经营的关系讲到位讲清楚,进而帮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和信念。
文化传承与市场营销密不可分。课程组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贯穿在《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的始终。文化环境是营销者分析营销环境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化因素是影响消费者需求和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文化适应能力是国际营销能力的重要维度,文化传承在品牌塑造和营销传播中发挥关键作用。所以,在营销专业教学中,我们始终强调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并通过案例分析和营销策划训练,增强员工分析文化差异及其影响的知识能力、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设计品牌传播方案的能力,进而引导员工讲好“中国故事”,培育文化自信。
第二,针对社会焦点问题,以专题讨论、案例分析或企业家讲坛等形式,让员工对社会焦点问题或新事物、新现象加深认识,提高分析能力。对于社会问题包括企业经营管理新现象新问题,需要及时关注,并加强引导。通过深入调查撰写成教学案例,并带动员工深入分析,提升员工的认知和分析能力,同时也能避免“以讹传讹”。近年来,为了提高案例教学效果,课程组老师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案例调研和撰写,开发了一批优秀的具有行业特色的教学案例,案例教学能力大大加强。例如,针对连锁零售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而开发的案例《超市发:有温度的社区零售商》,针对餐饮企业文化传承而开发的案例《全聚德:连锁扩张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针对实体零售企业转型升级而开发的案例《王府井集团:开发自有品牌,增强自营能力,回归零售本质》等等。这些自主开发的案例也有助于中国式管理思想和理论的探索。
第三,深入开展营销综合实践。一年一度定期开展的营销综合实践是在教师、员工、伙伴企业共同参与的基础上进行的,具有“问题导向、实战为本;校企合作、协同发展;团队行动、共享创新”等特征的专业实践活动。通过该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让员工深入了解企业实际营销问题及其环境条件,进而提升员工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够锻炼员工的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团队协作能力、敬业精神等素质。通过长期努力,市场营销系已经与麦当劳(中国)、中粮我买网、经济科学出版社、速途网、博数嘉等企业建立了稳定了校企合作关系,为营销综合实践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营销综合实践成为思政教育的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