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党群工作» 党建园地» 学习园地

【学习时间】习近平有攻坚克难的八把“金钥匙”

 

当前,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与“四种危险”,需要通过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等方式予以克服和纠正。广大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亦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时刻需要应对各类问题与风险。如何拿出攻坚克难的勇气,找到破除“坚冰”的路径?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答案,送出了八把“金钥匙”。

 

第一把“金钥匙”:不畏难

    习近平在文章《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回忆了自己七年陕北生活。他在文中写道:

艰难困苦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这个对人的作用很大。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

 

第二把“金钥匙”:必胜信念

    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要树立必胜信念。

——2016年5月16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指出

 

第三把“金钥匙”:坚持问题导向

    实践证明,只有坚持问题导向,从细处入手,向实处着力,一环紧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才能积小胜为大胜。

  ——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第四把“金钥匙”: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胆子要大,就是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步子要稳,就是方向一定要准,行驶一定要稳,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2014年2月7日,习近平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答问

 

第五把“金钥匙”:迎难而上,挺身而出

    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2013年6月28日至29日,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六把“金钥匙”:经常“钻矛盾窝”

    习近平经常身体力行察实情、吃透情况、“接地气”,经常“钻矛盾窝”。

    习近平当年深入寿宁县下党乡调研

    福建省寿宁县地处偏远,下党乡则是寿宁最边远的山乡,这里曾经是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五无乡镇”。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得知下党乡的贫困状况后,很快安排时间,决定去那里实地调研。

    1989年7月19日,这天6点,天刚蒙蒙亮,习近平一行就乘中巴车从县城出发,约9点到达平溪乡上屏峰村。这里离下党乡所在地下党村还有7.5公里,不通公路,于是,炎炎烈日下,习近平一行人在崎岖山间古道上跋涉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下党村。

    习近平一到下党,顾不得休息,就召开会议。在认真听取乡党委工作汇报后,他说下党乡条件很差,干部群众很辛苦,并要求同行的地直部门、寿宁县负责人优先考虑下党的建设发展,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在资金上大力支持,解决实际困难。

    下党乡党委、政府临时在鸾峰桥边的王氏祠堂里办公,条件极其简陋,大家就围坐在小板凳上开会。午饭时,习近平一行移到鸾峰桥上用餐,简陋的饭桌、椅子就摆在廊桥上,边吃边谈。午饭后,稍作休息,习近平又进村入户、访贫问苦。

    第二天,习近平在寿宁县政府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下党乡帮扶工作是重要议题,当场拍板决定支持下党乡建设资金72万元,其中40多万元用于建设水电站,尽快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问题。

    此后,下党乡成了习近平心中的牵挂。他先后3次去下党乡调研、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当地的建设发展难题。

 

第七把“金钥匙”: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越是发展中面临的矛盾比较突出,越是要时刻牢记目标,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决战决胜打好调整经济结构、化解产能过剩这场攻坚战。

——2013年9月23日至25日,习近平在河北参加省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

 

第八把“金钥匙”:一锤一锤接着敲

    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结果很可能是一颗钉子都钉不上、钉不牢。

  ——2013年2月28日,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