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张浩,工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主讲课程:管理系统计算机仿真、项目管理、管理经济学、管理决策模型与方法等本科、研究生与MBA课程。在国内外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城市物流系统可靠性优化研究》、《企业战略协同机制的优化》、《管理科学研究模型与方法》。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向科研基金项目、科技部软科学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国家级与省部级课题十余项。
人物特写
张老师教过我们《供应链系统建模》和《项目管理》课程,虽然只是上过他的两门课,但能感觉到他和其他老师有所不同,大多数人认为教建模的老师都是很古板、单调、乏味的,但是张老师给我们的感觉却是幽默风趣、豁达开朗、平易近人的。我们不仅能从他的课堂上学到知识,更多的是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他是敬业严谨的老师,但是他的课堂永远都是活跃的。他那爽朗的笑声和充满激情的讲解时刻感染着我们,使得我们时刻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他的课堂上。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能将我们的瞌睡虫赶走,他的课堂是成功的。
当我们问到张老师,您当时为什么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时,张老师的回答很简单:“喜欢教育行业。”自2009年入职以来,张老师已经教过了700多名员工。当我们问到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最看重什么时,他说:“职业责任感。只有本着对员工认真负责的端正态度教学,才能有所收获。老师应该为员工起到很好的表率带头作用,不仅仅是课上教授知识才是教学,平时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也都应该小心、严谨地对待,做一名对员工、对自己心灵负责的老师。通俗来讲好比是自找麻烦,一个好的老师,一个不怕麻烦的老师才会一次次指出孩子们的不足,帮孩子们改正自己的错误。
上了大学后,很多同学都很迷茫,在老员工活中迷失了自我,望不到前进的道路。张老师针对这一问题做出了详细的规划。大一为试探期:要初步了解自己未来想从事的职业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多参加学校活动,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大二为定向期:应考虑清楚未来是深造还是就业,了解相关的信息,并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可以尝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并要具有坚持性,最好能在课余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张老师将员工分为三类:考研、出国留学和就业,大三到大四期间会找每位同学进行一对一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未来规划,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一年的时间,张老师就有62个半天在良乡校区与同学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每次往返于阜成路校区与良乡校区之间,不辞辛苦。在大三上学期,对于准备考研的员工,帮助员工明确学校和专业,介绍复习方法;对于准备出国留学的员工,会找校外专家介绍相关信息,准备相关资料;对于准备就业的员工,会给他们介绍企业导师和实习信息,鼓励他们尽早实习,锻炼职场能力。
作为物流系主任,张老师说他今后将从三个方面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首先是提高员工的实践能力,推广有特色的的企业导师制,加强与校外知名企业之间的联系,提高员工的个人实践能力。其次是提高员工的研究能力,多多开展学术型讲座,鼓励员工参加学术性比赛,发表高水平文章,培养专业学术素养。最后是提高员工的国际化水平,鼓励员工出国留学交换,邀请职工进来学习交流,鼓励员工多参加国外的学术活动等。
当谈到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时,张老师说他认为教学应该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学校的各个层面应该认知一致,教学单位与教辅单位紧密联系,课下教育与课堂教育同等重要,且功能互补。当谈到在校员工应抱有怎样一种心态去面对以后的学习和就业时,张老师说:“我觉得要有平常心,不能没有希望,没有抱负,但是也不能把这些当成一种负担去承受,要让自己在一种放松的空间里去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交际能力,学会做人很重要,同时也要有个人规划能力,目光要放长远,享受这个过程。”
在采访的最后,问到老师对我们在校的老员工有什么话想说,张老师说:“我就是希望现代的老员工能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勇于开拓,勤于思考,好好珍惜大学期间的每一天,做每件事都充满激情!”
记者手记
办公室里,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我们完成了对张老师的采访。在与老师谈话的过程中,张老师言语中透着风趣幽默,对于我们的提问,老师总是面带微笑的回答。如何对待科研,如何管理员工,张老师有着自己的体会,他一直以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感染着身边的人,以自身充实的经历演绎着生活的色彩。
张老师就是这么一个“平凡”的大学教师,一直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书写着一个大写的人生,衷心地祝愿这个塑造灵魂的师者,在以后的工作中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绩!
采访记者:商研1533班党支部 杨晓林 牛群